《親愛的馬克瑪麗2:Re:上班難、做人更難,我該怎麼辦?》深入淺出的職場求生指南

沒想到續集這麼快就出了,上一集《親愛的馬克瑪麗 Re:是不是每個男人都這樣?》談的是感情,這一集則談的是工作。書中討論了工作和人生的多個面向,如果你希望解決工作上的某些具體問題,可能會覺得書中內容不夠深入,但或許能找到一些新的觀點。如果你想找一本討論工作的入門書籍,《親愛的馬克瑪麗2:Re:上班難、做人更難,我該怎麼辦?》應該是個快速入門不錯的選擇。

筆記一下讀完覺得滿有啟發的內容:

1. 提高找到好工作的機率:找工作前的評估表

作者提到,光是「錢多事少離家近」這些耳熟能詳的工作條件,都可以進一步探討「多少錢算多」、「多近算近」,每個人的答案都會不一樣。

如果能仔細定義這些條件,會更有助於設定目標和篩選機會,從而增加找到適合工作的機率

以前找工作時,我也列過類似條件,但比較簡略,不外乎薪水、通勤時間、職務內容等。後來看了一些書、上了一些課,開始將主管風格、團隊文化等因素納入考量。讀這本書時,我又按照書上的範例仔細列了一次,發現其實能列出的條件比想像中還多還細。

此外,我覺得這個表格也能用來評估現在的工作。如果對目前工作不滿意,可以拿出列表檢視一下,看看工作是否滿足這些條件。如果大多數符合,是否能排除讓你不開心的因素繼續努力;如果嚴重不符合,就可以考慮尋找更符合條件的機會。

也分享這是我最後排出的前 5 名夢幻工作條件:

  1. 每天工作 6 小時即可處理完基本工作,偶爾加班(一個月不超過 3 次,不影響吃飯睡覺時間)。
  2. 工作內容是我擅長且喜歡的。
  3. 大部分任務可以獨立完成。
  4. 主管了解我的工作、重視我的感受,允許員工身心不適時休假,溝通清晰,願意為員工和部門利益站出來,且賞罰分明。
  5. 有機會學到新技能。

現職的符合度大概是 70 分,如果之後幸運找到超符合的夢幻工作再來更新(現在想想薪資怎麼沒有列在裡面XD)。

2. 覺得腦子很亂時的行動指南:列清單,然後去做

兩種列清單的方向:

  1. 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列出來,並分析:
    1. 這件事的好處/壞處
    2. 對你人生的緊急/重要程度
  2. 列出五年後你想在哪裡,並分析:
    1. 回推每年/每月/每週/每日目標
    2. 分類緊急/重要程度

這些步驟不僅適用於人生已經很亂的時候,在因目標太多、事情太雜而迷茫時,也能幫助自己冷靜下來。只不過太愛列清單導致清單過多,造成另一種焦慮的清單病,那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
行動是排解焦慮的最好方式

p.89

(所以重點其實不是列清單,是列完之後要行動XD)

另外書中介紹的練習,例如 50 個夢想刪刪樂,還有曼陀羅九宮格法,都很不錯且容易實作。我也在實作後發現,自己對某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有異常的執著 XD

3. 職場生存之道:找到你的定位

來信者提到一位白目同事的事蹟,作者提醒我們看到的可能只是「他沒把工作做好」的表面情況,但這名同事在辦公室或許有難以替代的價值,例如他負責張羅食物、炒熱氣氛,或是像里長一樣熱心助人。這些看似與工作技能無關的「價值」,讓他在職場上得以生存。我們也可以思考自己在團隊中扮演什麼角色,是否能找到一個特殊且不可或缺的位置,讓自己也能生存下來。

另一位來信者說,他常常努力加班工作,但得到主管賞識的卻是「只會拍馬屁」的同事,為此感到不平衡。即便真的是付出了努力工作,也可以換個角度思考,先暫時放下自己過不去的點(例如努力加班),冷靜觀察別人值得學習的地方:對方不加班可能是因為工作效率高、或許比起對方自己真的比較不會說話等。一旦承認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進,自己也會成長。

另外,如果我們因太習慣扮演工具人而感到疲倦,可能需要思考自己還能扮演什麼角色?最好的方法可能是不要一開始就把自己放在工具人的位置(真難)。

最好的生存之道是在期限前交出一個 60 分的東西,讓主管有發揮的空間可以去改你的東西,然後你還有餘裕把作品改成 80 分,剛好在期限時達陣。

p.192

(朋友也勸過我類似的話,但耳朵太硬老是聽不進XD)

4. 讓工作過程更順利:調整自己,用對方偏好的方式溝通

遇到過溝通上真的很沒有交集的同事,至今還是不知道怎麼應對,只能祈禱工作時能和對方保持距離。(題外話,我覺得對方就是前面提到的,在團隊中有一個工作外特殊價值的人。)

想用書中特斯拉設計師和馬斯克溝通的故事提醒自己,可以再試試用對方習慣的方式溝通,我想到的有:

  1. 用 DISC 大致分類對方,預測對方可能偏好怎樣的溝通風格
  2. 觀察別人都怎麼和這名同事互動
  3. 求職時,把團隊的溝通風格列入篩選條件

5. 面對焦慮:正視內心匱乏/不用特意「轉念」

作者舉了一名聽眾想購買高額課程的例子,指出這可能是一種用購物來填補內心匱乏、緩解焦慮的行為。如果不正視或處理焦慮的源頭,即使真的去上課了,也不會減緩焦慮。

我覺得要正視和處理焦慮的源頭,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認識自己並建立自信。但這是一個相對漫長而痛苦的過程,因此可以理解購買或上課感覺上是一個更速效的解法(我也做過類似的事情,現在也還是會有這樣的想法)。

但我現在的想法比較傾向於:有時候人就是要經歷這些嘗試,才會知道什麼是有效的、哪些對自己更有幫助,畢竟每個人適合的學習成長方式都不同。所以我抱持比較開放的態度,如果經濟許可、課程也不是貴到難以負擔的話(當然這要自己衡量),就去試試吧!試了才知道有沒有用呀。

想法不是真實的,只有當你賦予它意義的時候,它才會變成真的

p.110

另外,這段與焦慮相關的建議是我想提醒自己,不用特意去「轉念」。思考本身沒有正面或負面,那只是我們貼上並相信的標籤;如果思考只是思考,我們也無需費心去轉變它,只要讓它過去就好。


最後想分享書中我很喜歡的一段話做結:

不作為會滋長懷疑與恐懼;行動帶來自信和勇氣。
如果你想戰勝恐懼,別只坐在家裡想,行動吧!

—— 戴爾.卡內基

親愛的馬克瑪麗2:Re:上班難、做人更難,我該怎麼辦?

  • 作者:歐馬克
  • 繪者:吳瑪麗
  • 出版年份:2024
  • 出版社:三采文化
  • 閱讀平台:實體書
  • 閱讀時間:2024-05

Posts created 39

Related Posts

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. Press ESC to cancel.
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