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9 年,二戰前夕,英國一座莊園的主人——伊迪.普提夫人,認為莊園的土地下沉睡著遺跡,聘請非正規考古專家巴茲爾.布朗前來挖掘。丈夫離世,與年幼兒子羅伯相依為命的伊迪,也和布朗一樣自幼便對考古充滿興趣,嚮往如同圖坦卡門陵墓的發現者(霍華德.卡特) 一樣,作為數千年來第一位見到陵墓者的感覺。
「他們肯定是把他的船從河邊拉到那座山上,他們會把船放到繩上,再用圓木去拉,肯定用上好幾百個人和馬匹…你能想像到他的葬禮有多浩大嗎?」
伊迪的直覺是對的,她希望布朗著手挖掘的土丘下,埋藏一座船型陵墓。正當考古作業有了重大進展,不僅當地的伊普斯威奇博物館想要插手,大英博物館也聞風而來。就在大英博物館因為英國工務部的命令接管了挖掘工作後,布朗先生負氣離去。如同布朗臨走前提醒伊迪,墓葬之所以能出土是由於伊迪的直覺,而不是工務部或博物館;布朗的妻子也提醒他,一直以來即使參與挖掘都不受重視卻還是堅持繼續,並非只想得到功勞,而是因為他知道古物對於世人的重大意義。
「你經常跟我說你的工作不在於過去或現在,而是著重未來,讓下一代能知道他們的歷史,使他們與祖先有所連繫,你不是經常這麼說的嗎?」
布朗回到挖掘現場,博物館方也找來更多人員,包括一名考古學家的年輕妻子佩琪。伊迪絲的表親羅伊——等待空軍徵召的年輕男性,過程中一直在旁用相機記錄挖掘現場。隨著更多人手加入,第一個墓室中的寶物終於出土,隨後又持續挖掘出更多的器物。眾人對於這批改寫對黑暗時代認知的古物感到興奮不已,與此同時,更多隱密的心思也逐一揭開:伊迪的心臟問題無法根治,將不久於人世;佩琪發現丈夫真正的性向,同時和羅伊互有好感,但此時羅伊卻被空軍徵召……
〈古寶〉並未詳細描述出土文物,而是賦予使這些文物出土的努力更豐富的意義,提供一種看待生命的方式。劇中出現幾次船載著亡者的意象:埋葬死者的遠古船型陵墓,載著墜落空軍駕駛員遺體的小船,這兩者再再提醒伊迪她的時日無多。非正規體制出身的布朗始終被排除在挖掘紀錄之外,應該最能明白被淹沒在歷史中的心情。正是這樣的他寬慰了伊迪,人死後並非什麼也沒留下,「我們是時間連續的一部份」。延續考古這個主題,人類之所以考古就是好奇自己從何而來;透過文物我們能知道文化和科技的演進都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上,每一個人在歷史中都推進了後面的時代,都留下了精神上的遺跡。
伊迪也告訴佩琪,生命如此短暫易逝,有些時刻要好好把握。羅伊在最後返回莊園與佩姬重逢,即使前途未卜,應該算是一個帶有希望的結局吧。(雖然前面伊迪已經暗示如果想要兒子死就讓他加入空軍了…XD)
我很喜歡羅伯最後和母親一起面對死亡的方式。著迷太空和冒險的羅伯,在挖掘現場的船型坑洞放置了床單和枕頭,夜晚和媽媽一起躺在「船」上看著星空。他告訴媽媽這艘船載滿子民獻給女王的寶物,要讓女王知道子民們自己可以過得很好,希望女王沒有擔憂地離開,回到天上。
如同伊迪所說,人終有一死,死後身體會腐爛,但是我們所留下的會繼續航行在時間的長河,等待著後人重新發現它,賦予它更多意義,再繼續航向更遠的地方。
「埋下那艘船的人,他們有何信仰?」
「他們是想把船開到某處,對吧?開往幽冥,開往宇宙。」
「開到人死後會去的任何地方。」
大英博物館的 The Anglo-Saxon ship burial at Sutton Hoo 專頁對電影中的船型陵墓以及出土文物有詳盡的介紹。根據內文,船型墓的年代在七世紀初,盎格魯撒克遜時期(貝武夫的年代)。考量到建造這個墓的浩大工程,加上墓室存有來自當時世界各地的寶物——拜占庭的銀器、華麗的織品、鑲金邊的飾品、斯里蘭卡的石榴石、面具頭盔,這極有可能是一位國王的墓,但因為墓室中的遺體已被出土當地的酸性土壤腐蝕,無法確知到底是哪一位國王。
專頁裡也提到了布朗和伊迪,還有當時挖掘現場的照片。有一支 3D 短片模擬了船型陵墓的原貌,還有另一支影片由歐洲中世紀早期館藏 (Early Medieval European Collections) 的館長 Sue Brunning 解說 Sutton Hoo sword(影片中還穿插一段當時挖掘的影像紀錄,抽著菸斗的布朗讓人覺得電影版好還原啊)。
另外佩姬是這部改編電影中較有爭議的角色,歷史上的佩姬在劇中挖掘時已經是位受過良好訓練的考古學家,並且和丈夫的婚姻一直持續到 1956 年。不過原著作者是佩姬的姪子,不知道他在書中是否原本就這麼寫。
參考資料
The Anglo-Saxon ship burial at Sutton Hoo
網飛Netflix大片《發掘》背後的真人真事:「英國圖坦卡蒙」薩頓胡傳奇
The Dig: Is Peggy and Rory’s Romance Based on Real Events?
Real story behind Netflix’s The Dig as it portrays top archaeologist as ‘ditzy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