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書名有點看不出所以然,原文書名(The Power of Habit: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)比較能看出本書講的其實是習慣,和工作其實沒什麼太大關係,好像又被騙了。本書有點像是故事版的《原子習慣》,《原子習慣》給的是明確的指引和實行步驟,這本書則是旁徵博引各種研究數據並輔以真實事件作為範例,讓人更了解習慣在個人身上、企業中甚至是整個社會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,以及要如何改變習慣。
這本在書架上躺了超久,最後用一天快速掃完😂
本書分成三大部分:
- 個人的習慣
- 成功組織的習慣
- 社會的習慣
個人的習慣
1 習慣迴路—習慣如何運作?
點出本書幾個重點:
- 習慣的重要性:人們每天的活動中有40%是習慣使然而非決定
- 習慣迴路:提示→慣性行為→獎賞
- 習慣可以改變
- 舊習慣不會完全消失,只能設法讓新習慣凌駕它
- 習慣很脆弱,只要改變迴路中的提示,習慣就會輕易瓦解
2 大腦的渴求—如何建立新習慣?
提示→慣性行為→獎賞
│ ↑ │
└───→渴望←──┘
(獎賞滿足渴望,渴望加強慣性行為,將來只要遇到提示就會聯想到渴望)
例如:
- 聞到肉桂捲香味,就會引起想吃肉桂捲的渴望
- 看到香菸就會渴望尼古丁的刺激
3 改變習慣的黃金律—為何轉變會發生?
習慣只能改變,不能根除。改變習慣的方式:
- 維持原本習慣的提示和獎賞迴路
- 改變慣性作法
具體做法:
- 察覺習慣的提示。例如:感覺到無聊→就會咬指甲
- 執行對抗反應,對抗反應必須能滿足渴望。例如:搓揉手臂(生理上的刺激←→無聊)
- 察覺獎酬,以找到能提供類似獎酬的行為模式
- 相信有改變的可能。例如:加入互助團體
成功組織的習慣
4 核心習慣—哪些習慣最重要?
- 成功不是堅持把每個習慣都做對,而是專注於核心習慣
- 核心習慣有助於帶動其他習慣開花結果
例如:減重者從每週至少記錄一天飲食(核心習慣),到開始注意自己的三餐和飲食習慣(其他習慣) - 利用小小的成功(小贏)帶動轉變
關於小贏,如果想知道多一點可以看這篇文章。文中提到關於 keeping a daily diary 的文章有中文版〈小進展大力量〉:
原始影片版,裡面提到的很多內容其實也跟本書互相呼應,像是利用慣性行為和小贏達成目標:
5 星巴克與讓人成功的習慣—如何讓意志力自動運作?
意志力像肌肉,用得愈多就愈累。例如:如果想要下班後去跑步,就得在白天儲存意志力肌肉的精力;如果在白天就已經被無聊工作耗盡精力,晚上就更少有意志力能去跑步
訓練意志力→改變思考方式→控制衝動、不去注意誘惑。例如:參與金錢管理計畫的實驗者,開始記錄花費後,除了財務情況改善,也更少吸菸、喝酒、吃垃圾食物(某部分的意志力肌肉增強後,會影響到生活其他層面)
養成意志力的習慣:
- 設計意志力習慣。例如:如果碰到A困難,就執行B行為。例如:復健病患寫下復健計畫,詳述預計如何面對困難(轉折點)的方法後,復原速度比沒有這麼做的人快上兩到三倍
- 預先設想碰到轉折點的處理方式,並透過演練使其成為慣性行為。例如:星巴克教導員工利用 LATTE法(傾聽 Listen,表示聽到了抱怨 Acknowledge,採取行動解決問題 Take action,謝謝顧客 Thank,解釋問題為什麼會發生 Explain)應對顧客抱怨
如果人們在做需要意志力的行為時,感到較多控制感,或相信是為了自己的選擇自發性地去做,就不會那麼消耗意志力
7 連鎖零售商搶先知道你要什麼—企業如何預測與操縱習慣?
零售商的例子:
- 對零售業而言,懷孕婦女或新手父母能帶來最多利潤
- 他們什麼都想買
- 他們對價格不敏感
- 他們會順便買一切需要的東西
- 先買健康食物後,就更容易把垃圾食物放進籃子
- 人們習慣一進商店先右轉,因此應該把利潤高的商品放在右側
- 不照字母規則排列的商品,會讓人為了找尋而在貨架前逗留更久
音樂產業的例子:
- 經典歌單理論:電台播新歌時,要將新歌夾在兩首已經很紅或很黏(讓人忍不住聽下去)的歌中間→用舊習慣包裝新東西,能增加接受度
社會的習慣
8 蒙哥馬利公車抵制事件—社會運動如何發生?
社會運動的三個階段:
強連結(例如:親近友人)使社會運動出現
↓
弱連結(例如:同儕壓力)使社會運動擴大
↓
新習慣、新認同使社會運動持久(自我持續)
弱連結的影響力可能比強連結更大,因為透過弱連結能得到系統之外的資訊,或進入原本不屬於的社交網絡(例如:透過弱連結得知新的工作機會)
9 自由意志的神經學—我們該為自己的習慣負責嗎?
如何重塑一個習慣:
- 下定決心
- 找出提示和獎酬
- 找出替代方案
- 知道自己有掌控的能力,並使用它
看完這本書之後反思了一下自己的生活,覺得比較有收穫的幾個地方:
更有意識地慶祝小贏
我有意識到一些自己創造的小贏時刻——為自己煮一頓晚餐、又出去運動一次,但我並沒有很有意識地慶祝這些小贏。結果就是儘管已經持續運動了一陣子,每次看到自己體態不佳的部分,或是看到體態非常好的人,還是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夠,但事實上我的生活已經因為運動有顯著的改善,像是身體變得比較好、也稍微變瘦了。不過具體要怎樣「慶祝」更能促成繼續做下去的動力,我也還沒有頭緒;但至少要更正面地肯定自己的小贏。
消費習慣
這一章提到的很多消費習慣,因為以前沒有特別注意,讀到時覺得還滿有趣的,像是「人們習慣一進商店先右轉,因此應該把利潤高的商品放在右側」。
核心習慣
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還沒有共鳴,是在看完一陣子,發現運動習慣開始發酵以後,有注意到自己在不知不覺中也改變了飲食習慣,比較少吃零食和喝飲料,才真正對核心習慣的概念比較有感。
設計意志力習慣
這是我在讀完後比較想嘗試應用到生活中的一個工具,用在自己想要偷懶、拖延或是遇到困難卡關的時候。
另外關於 How to make your small wins work for you 這篇文章提到的 daily diary 也想分享一下:我沒有特別針對小贏去寫日誌,但我會根據不同的目的每天記錄工作完成的情況(可能是職場或日常的工作),像是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: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,用「設計思考」重擬問題,打造全新生命藍圖》中的好時光日誌,以及我會記下讓自己感覺好的事情。記錄到目前感受到的幾個好處:
- 雖然紀錄不一定總是有激勵的效果,有時候一天的目標都沒有達成,甚至只完成其中一個,都可能讓人沮喪(所以才會覺得慶祝小贏這麼重要);可是反之當我實際完成了一件事並把它記下來的時候,會產生「我能夠」的感覺——會讓我在比較沮喪的日子,能夠提醒自己就算我今天沒有達成,但我曾經做到,我是有能力再去完成這件事的。
- 我會比較留意希望自己達成的這些事情,即使不特別督促自己去做。像是開始記錄感覺好的事情之後,並不一定每天都能做到,但是每天 review 的時候都會再提醒自己,記得做一些讓自己感覺好的事情。